麗池格言

- Quantum Potes Tantum Aude
- As much as you are able that you should dare to do
- 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論語.雍也)

31.8.07

不是不寫

韻文:

我不是有心不寫,更不是不願意抽時間去寫。

其實您也知道的,自從我搬回家以後,每天早上七時半便要起床,半小時之內便要到達巴士站乘車,之後再差不多乘完整條港島線才回到公司。在公司裏,打開電腦,往往便有積存的電郵等待著我回覆,更不消說其他公司事務,手頭上的工作彷彿沒完沒了,永遠看不到止境。

您在香港時,每當早上我聽收音機,知道當天會下大雨、刮大風或是紫外線指數極高,我都會給發您一個"溫馨提示"短訊,為的就是希望您不會淋親、冷親和曬親。您到了外/內地,不在我身邊,我對您的掛念之情還用說出來、寫出來嗎?

您說得對,或許我真的沒有心力去好好經營我們的Blog,但是,它卻記載了我們的過去,等待著填上我們的未來,當我們不太忙的時候便可以到那裏留一下言,甚至到老了的時候,可以在那裏回味一下、想一想當年,這些理由還不夠讓它"生存"下去嗎?

其實,在那裏留下雪泥鴻爪固然好,但我更重視每天可以聽到您的聲音、見到您一時半刻---我在公司遲遲未放工,除了是應付份內事外,為的還有甚麼?我知道您會清楚我的心意。

疲累的工作過後,見到您一面,有您倚在我的肩上聽歌、小睡,縱然不可消除我身體的疲勞,但卻能令我的心靈得到平靜和滿足,是您令空氣都滲著幸福的氣味。

港生

28.8.07

鋼鍊・兄弟



無記最近晚上重播"鋼の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港生認為這套動畫是近年難得一見的佳作,不說整套動畫的中心思想"等價交換"正確與否,單是它的畫功、配音和配樂都絕對是佳品。

它的插曲"Brother",由俄國的Anastasia Golovina和Veronika Golovina主唱,雖然聽的時候不知道她們唱甚麼,但卻自然地有一種哀傷幽怨的感覺。在Youtube上有一個Live版,還有負責配日語版愛德華 (Edward Elric)和艾爾 (Alphonse Elric)朴璐美釘宮理惠現場讀白,真的很動聽 (而且不論是兩位歌手還是配音員,原來都是美女):

聽不懂嗎?這裏有一個附有中文字幕的原裝MV:

24.8.07

瘦身為善



今天,港生查看電郵,收到了一位外國朋友寄來的郵件,在電郵中他附錄了一篇新聞,加上了一句評語:

"This might amuse you. The FCC/PLK is helping improve the health of bankers!!"

說那篇新聞之前,先交代一下背景。

FCC是指Hong Kong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香港外國記者會)
,而PLK則是本地慈善團體Po Leung Kuk (保良局)。港生那位朋友是HKFCC的前主席,在因緣際會下,港生透過保良局認識了這位亦師亦友的良朋,所以他才會寄那封關於FCC和保良局的電郵給港生。

那篇新聞來自
FinanceAsia.com,提到體重達100公斤的Merrill Lynch (美林)環太平洋地區股票資本市場主管Alex Woodthorpe,為了籌得至少$100000的善款,協助保良局設立一所語言中心給有需要的兒童,承諾由9月1日起戒酒3個月和將自己的體重減到1995年時的76公斤。

雖然籌得的款項對比美林的收入根本微不足道 (股價幾秒間之上落都不只此數),但是
Mr Woodthorpe身體力行的態度卻值得人尊敬。因為24公斤 (50多磅)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連充斥坊間的垃圾呃錢減肥廣告和產品都不敢誇下海口可以減到此重量,若然他可以做到,必定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雖然短時間內減這麼多磅未必健康)。老實說,位居要職的他撥個電話,打打人情牌相信已經可以籌到這個數目,但他依然選擇這個方法辛苦自己,在文中他解釋了原因:

"I probably come from an old-fashioned school that feels that some sacrifice has to be made when you ask people to do something..."

港生認為,現代人,或許就是欠了這種"老土"的教育。
Mr Woodthorpe,祝你瘦身成功!

原文可看這裏

22.8.07

揚威海外

巴士阿叔事件之後,香港人在YouTube上彷彿靜了下來,但今天港生看Read/Write Web才知道,原來,有人在靜靜地起革命,成了YouTube上All Time Most Viewed的第8位!說的不是林忌填詞的福佳始終有你,而是......

港生暫且賣個關子,先看一下這段名為"XXX"的影片截至2007年8月22日的一些威水資料:

Most Viewed (All time): 8th
Views: 21,705,253 (巴士阿叔只得
3,868,576;而福佳就更少,只得758,013)
Comments: 4039
Favorited: 3628

再看一下R/WW的簡介: the title and promo image give the impression it is porn, but in fact it's a sappy Hong Kong pop video。港生英文水平低,不知Sappy解作甚麼,查了查Yahoo字典,作以下解釋:


1. 多樹液的
2. 精力充沛的
3. 【口】愚笨的
4. 【美】【口】易動感情的

究竟是哪個解釋呢?看倌看完片自己下定論好了。好,去片!


21.8.07

打飛機去

怎样打飞机的圖像

今天,港生看蘋果日報思哲兄的<<案內人隨筆>>,見他今天除了說說港股Skype故障外,還提到了一本早陣子在網上熱爆的內地書籍<<怎樣打飛機>>,一時無聊便在GoogleaNobii上搜尋一下看看,得出來的結果除了令港生為那因文化差異而略帶鹽花的書名失笑,以及感嘆aNobii的強大外 (居然連這本書也有!!),還令港生不禁佩服前人的努力和創造力,不知為何,居然有點"人定勝天"的感覺,哈哈。

花了點時間整理網上找到的資料,共樂之。

-------------------------

前言:

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都是"唯武器論"者,迷信所謂"空中優勢"。因此,與敵人飛機和空降兵作鬥爭,是對付敵人突然襲擊,進行反侵略戰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遵照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教導,充分做好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徹底革命精神,"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這個畫頁介紹用民兵常用的輕武器--步槍、衝鋒槍對空射擊的方法。

內文:

(1) 射擊水準飛行的敵機時,應根據飛機的大小和距離的遠近,提前一定的機身倍數。計算提前倍數的方法:飛機速度乘子彈到達飛機的時間,除機身長度。所得到的數字,就是再瞄準時應當考慮的提前量。



(2) 對側方俯衝的敵機射擊時,瞄準點應選在敵機的俯衝方向或俯衝後離去的方向;在俯衝階段,射擊時,應比水準飛行時的提前量增大四分之一。這是因為敵機俯衝速度比水準速度通常要大四分之一。



(3) 對俯衝的敵機射擊時,瞄準要領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確定。對向著射手俯衝的敵機,可直接對著機頭射擊;對背著射手俯衝後離去的敵機,可直接瞄準敵機機尾射擊。在這兩種情況下,因為敵機的航向與航線與射線概略重合,所以都不必選取提前量。



(4) 根據步槍、衝鋒槍的特點,對敵機射擊時,距離五百米以內比較有效。這是利用圍牆對空射擊。



(5) 射擊距離500米內的敵機時,步槍、衝鋒槍應裝定尺規。這是利用土堆,採用仰臥姿勢對空射擊。



(6) 如果平時修築適當的對空射擊工事,敵機來犯時就能更有效地消滅它。這是利用工事對空射擊。



(7) 對空射擊時,應儘量利用地物採取適當的射擊姿勢,無地物利用時,可採取仰、跪、立等姿勢射擊。



(8) 要根據敵情、地形和環境條件,靈活地選擇迎擊敵機的地點和射擊姿勢。這是利用樹木對空射擊。



(9) 換算圖表:




以上資料來源:

奇闻怪事 1974年出版的步枪打飞机教程~~强悍啊
怎样打飞机(完全版)
怎樣打飛機@維基百科

-------------------------

17.8.07

網站設計

港生在網上閒逛,找到這篇有關網頁設計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

設計網頁的,可以此為鑒,設計一個以用戶為本的網站;使用網頁的,可以想想自己使用的網站,究竟犯了甚麼錯誤,看看它Pro不Pro。

相信就算是近來熱爆的Web 2.0網站也大部分適用 (但由於Web 2.0網站大都運用了Ajax,一些有關JavaScript的"錯誤"將難以避免),說到底它們也只是一個網頁罷了。

在原文的Comment中,還有不少相關的意見,也可以一看。



-------------------------

43
個你應當避免的Web設計錯誤

原文出處中文譯本出處

1.
用戶必須在幾秒鐘知道網站是做什麼的。注意力是網際網路上最有價值的貨幣。如果訪問者無法在幾秒鐘之內得知你的網站的方向,他很有可能轉而訪問其他網站。你必須迅速地告訴訪問者為什麼要在你的網站上花費時間。

2. 讓網站易於速讀。網際網路不是書,因此沒必要使用大段的文字。也許我訪問你的網站時我正在忙於其他工作,我不得不迅速讀完所有內容。專案符號、標題、副標題、列表,這些都能幫助讀者迅速找到他想要的內容。

3.
不要使用難於閱讀的花哨字體。當然,某些字體可以讓網站精彩紛呈。不過它們容易閱讀嗎?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傳遞資訊並讓讀者閱讀,你應該讓閱讀過程舒服些。

4.
不要用小字體。如上一條所述,你得讓讀者閱讀時感到舒服。雖然我的Firefox有放大功能,但如果必須放大才能看清一個網站的話,我就再也不會去訪問它了。

5.
不要打開新流覽器視窗。我的第一個網站曾經經常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在新視窗中打開外部連結,使用者就不必離開我的網站。錯!讓使用者決定如何打開連結,否則流覽器上大大的後退按鈕就沒必要存在了。不用擔心用戶離開你的網站,在必要的時候他們會回來的。

6.
不要改變使用者的流覽器視窗大小。用戶有權控制自己的流覽器。如果你改變視窗大小,你會在他們面前失去信用。

7.
不必要時不要讓用戶註冊。直白地講,我上網是為了獲取資訊,不是為了別的。不要強迫我註冊並留下我的電子郵件以及其他資訊,除非特別必要(比如你能提供的消息非常有價值)

8.
不要在未經訪問者同意的情況下為他們訂閱電子雜誌。不要在訪問者註冊時自動給他們訂閱電子雜誌。不請自來的郵件可不是個交朋友的好辦法。

9.
不要過多使用FlashFlash不僅會增加網站的讀取時間,過度使用甚至會讓訪問者感到不快。只有當靜態頁面無法表達你的意圖時才使用Flash

10.
不要播放音樂。早些年Web開發者都喜歡在網站中集成音樂,結果他們失敗了。記住,永遠不要使用音樂。

11.
當你必須使用聲音時,讓用戶啟動它。有時你必須使用音效檔,比如你要給用戶發送一份演講,或者你的教程包含聲音。這沒問題,但要讓用戶來控制,讓用戶點擊"播放"按鈕,別在打開網頁的瞬間播放聲音。

12.
不要讓標誌弄亂你的網站。社交網路和社區的標誌會讓你的網站看起來十分不專業。就算是獎章和榮譽等標誌也應當放到"關於我們"頁面上。

13.
不要使用"點擊進入"頁面。使用者訪問到內容的步驟越少越好。

14.
注意要留下聯繫方式。最差的莫過於網站沒有留下聯繫方式的了。不僅對訪問者不友好,而且對你也沒好處,你會錯過珍貴的回饋資訊。

15.
不要影響"後退"按鈕的動作。這是網站可用性的最基本的理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影響"後退"按鈕的動作。比如,打開新視窗會破壞它,某些JavaScript連結也會破壞它。

16.
不要用閃爍的文字。除非你的訪問者來自1996年,否則別用閃爍文字。

17.
避免複雜的URL結構。一個簡單的基於關鍵字的URL結構不僅能提高你的搜尋引擎排名,還能讓訪問者在訪問之前瞭解網頁內容。

18.
CSS佈局,不要使用表格。HTML表格曾經被用於頁面配置,但沒有必要拘泥於此,尤其是在CSS誕生之後。CSS更快、更穩定,並能提供更多的特性。

19.
保證用戶可以搜索整個網站。搜尋引擎帶來網際網路革命的原因,就是它使得資訊查找變得十分容易。別在你的網站上唱反調。

20.
避免使用下拉式功能表。使用者應當直觀地看到所有導航選項。下拉式功能表會造成混亂,並且會隱藏訪問者真正要找的資訊。

21.
使用文字做巡覽列。文字導航不僅速度快,而且更穩定。例如,有些使用者上網時會關閉圖片。

22.
如果需要連結到PDF文檔,一定要注明。你一定有過點選連結之後,流覽器就像死掉一樣等待AcrobatReader啟動,只為了打開一個(你不想看的)PDF?這是個不小的麻煩,因此一定要在指向PDF的連結旁特別說明,使用戶可以採取相應措施。

23.
不要用多種版本讓訪問者迷惑。你想用哪種頻寬?56Kbps128KbpsFlash版還是HTML版?嗨,我只想快點看到內容!

24.
不要在內容中混合廣告。在內容中混合廣告(Adsense)也許會增加短期內的廣告點擊率,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會減少網站的人氣。憤怒的用戶會離開的。

25.
使用簡單的導航結構。過猶不及。這個規則通常適用於人和選擇上。確保你的網站的導航結構單純簡潔。你不想讓使用者在查找資訊時遇到麻煩吧?

26.
避免內容介紹。別強迫使用者在訪問到真正內容之前看某些東西。這很令人憤怒,除非你提供的資訊是使用者必須的,否則他不會等下去。

27.
不要使用FrontPage。這一點也適用於其他廉價的HTML編輯器。它們讓頁面設計變得更方便,但其輸出結果將會非常低級,不相容不同的流覽器,並且會包含錯誤。

28.
保證你的網站相容大部分流覽器。流覽器並不完全相同,在解釋CSS和其他語言的方法也相差甚遠。不管你是否願意,你應當讓網站相容市面上的常用流覽器,否則你會永遠地失去部分讀者。

29.
保證在連結上添加有意義的文字。以前我經常犯這個錯誤。告訴人們"點擊這裡"很容易,但這沒有效果。要保證連結文字有意義。它使得訪問者知道點選連結之後將出現什麼,也能為連結指向的外部網站帶來SEO效果。

30.
不要在狀態列中隱藏連結。使用者還必須能在狀態列中看到連結指向哪裡。如果你隱藏了連結(即使是由於其他原因),那麼你也會喪失信譽。

31.
使連結可見。訪問者應能輕易識別出哪些能點擊,哪些不能。確保連結的顏色有強烈的對比(標準的藍色通常是最好的)。可能的話,最好加上底線。

32.
不要在普通文本上添加底線或者顏色。除非特別需要,否則不要為普通文字添加底線。就像使用者需要識別哪些能點擊一樣,他們不應當將本不能點擊的文字誤認為能夠點擊。

33.
改變訪問過的連結的顏色。這一點對於提高網站可用性非常重要。改變訪問過的連結顏色有助於使用者在網站中定位,確保他們不會不經意地訪問同一頁面兩次。

34.
不要使用動態GIF。除非你有需要動畫的廣告條,否則避免使用動態GIF。它會使網站看上去很業餘,並且會分散訪問者的注意力。

35.
給圖像添加ALTTITLE屬性。ALTTITLE不僅會帶來SEO效果,而且對盲人有很大幫助。

36.
不要用令人不快的顏色。如果用戶連續閱讀10分鐘後覺得頭疼,那麼你最好選擇別的配色方案。根據你的目的決定設計(例如,創造一種氛圍使得用戶將注意力放在網站內容上,等等)

37.
不要快顯視窗。這一點涉及任何種類的快顯視窗。即使用戶要求使用,快顯視窗也不宜使用,因為它會被快顯視窗攔截功能阻攔。

38.
不要使用JavaScript做連結。遠離那些點擊之後執行一小段JavaScript的連結,它們經常給用戶帶來麻煩。

39.
在頁面底部放置有意義的連結。訪問者在找不到所需資訊時通常會滾動到頁面最底端。作為最後的手段,你應當在頁面底部放一個"聯繫我們"頁面的連結。

40.
避免網頁過長。如果使用者老是需要滾動才能看到內容,他通常會採取的做法是跳過它們。如果你的網站正好如此,那麼應當縮短內容並優化導航結構。

41.
禁止使用水準捲軸。雖然垂直捲動條可以接受,但水準捲軸卻遠非如此。現在的流行解析度是1024×768,要確保網站能容納在其中。

42.
禁止出現拼寫或語法錯誤。這不是網站設計的錯,但卻是影響網站整體品質的重要因素。確保連結和文字中沒有拼寫或語法錯誤。

43.
如果你使用圖片認證,要保證能看清其字元。有些網站將圖片認證作為對抗垃圾評論的方法,或是在註冊表單上使用。其中有個問題就是,使用者經常需要叫上全家人來討論圖片上到底是什麼字母。

-------------------------

15.8.07

我那杯茶

謝謝Leona,在Start up系列過後,Leona的取材再一次是港生的那杯茶。


(此相片取自"這雙手雖然小")

"Web2.0生財之道"系列先訪問了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問他新媒體如何賺錢;再走訪了全球最受歡迎Blogger之一
Lifehack.org創辦人Leon Ho,寫出了他的博客之路和未來大計;如果港生沒有會錯意的話,將會見報的應該是港生"每日必讀扑"之一的"人在中環"的CK老闆,真的令人萬分期待。

另外,早前明報記者何嘉敏訪問了
刁民公園香港知名Blogger葉一知,寫了他有份成立的香港誌,也很值得一看






後記1: Leon的Lifehack.org那般受歡迎,不知他對葉一知和James Fan合著的
"BLOG中百萬年薪"又有何看法呢?

Immagine di BLOG中百萬年薪

後記2: 這兩天,港生手機上的Egress不知為甚麼下載不到內容,害港生以為沒有人更新網誌......之後怎麼弄還是弄不好,看來唯有轉用Spb Insight好了。

13.8.07

直播何用



晚上,港生扭開電視,看無記六點半的新聞,心中不禁湧上疑惑:

連九龍公園榕樹倒塌都要直播,不是太濫了嗎?

既沒有增加現場感的必要,也不是瞬息萬變需要在現場交代,與其找個記者在現場講幾句駁SOT(註1)再講幾句,然後"交返俾新聞部",為何不pack一個有扒的SOT呢?直播究竟為了甚麼?

為做而做,現在電視新聞的質素怎麼那麼低下?是惡性競爭,人有我有嗎?

哀哉。


(註1):SOT, Sound Over Tape,新聞學術語,指一則完整的新聞。

12.8.07

送給自己



Bad Day
Daniel Powter

Where is the moment we needed the most
You kick up the leaves and the magic is lost
You tell me your blue skies fade to grey
You tell me your passion's gone away
And I don't need no carryin' on

You stand in the line just to hit a new low
You're faking a smile with the coffee to go
You tell me your life's been way off line
You're falling to pieces everytime
And I don't need no carryin' on

Cause you had a bad day
You're taking one down
You sing a sad song just to turn it around
You say you don't know
You tell me don't lie
You work at a smile and you go for a ride
You had a bad day
The camera don't lie
You're coming back down and you really don't mind
You had a bad day
You had a bad day

Well you need a blue sky holiday
The point is they laugh at what you say
And I don't need no carryin' on

You had a bad day
You're taking one down
You sing a sad song just to turn it around
You say you don't know
You tell me don't lie
You work at a smile and you go for a ride
You had a bad day
The camera don't lie
You're coming back down and you really don't mind
You had a bad day

(Oh.. Holiday..)

Sometimes the system goes on the blink
And the whole thing turns out wrong
You might not make it back and you know
That you could be well oh that strong
And I'm not wrong (yeah, yeah, yeah, yeeeah)

So where is the passion when you need it the most
Oh you and I
You kick up the leaves and the magic is lost

Cause you had a bad day
You're taking one down
You sing a sad song just to turn it around
You say you don't know
You tell me don't lie
You work at a smile and you go for a ride
You had a bad day
You've seen what you like
And how does it feel for one more time
You had a bad day
You had a bad day

(Oh, yeah, yeaaah, yeah)
Had a bad day
(Oh, had a bad day)
Had a bad day
(Oh, yeah, yeah, yeeeeah)
Had a bad day
(Oh, had a bad day)
Had a bad day...
Had a bad day...


送給自己和所有失意/曾經失意的人,共勉之。

11.8.07

大放厥詞

港生看了Leona兩篇有關Web 2.0的文章,有點感想,但又不想在別人的扑長篇大論、大放厥詞,所以就在此補充一點。

先說"
Web2.0崛起 報業更生求存"。

文中訪問了
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對新媒體和舊媒體的看法,從而帶出Web 2.0該走向收費還是免費之路。

蘇教授提到:"新媒體表面上對舊媒體不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報章的歷史和傳統、讀者的慣性和信任,使白紙黑字的實體報章遠比其網上版可靠、可信。"

港生覺得蘇教授之言有其道理,但不知蘇教授對一些以用戶或是市民主導的新聞(例如所謂"網路欺凌事件"、"檸檬茶事件"、"淫審處無能事件"、警察蛇王片段上繼而引起廣泛報道警方跟進、各大報章鼓勵市民"報料",以及Digg.com的熱潮等等)又有何看法?

老實說,當今報紙和電視(所謂舊媒體)很可信嗎?同一事件,不同報紙已有不同說法,記者、編輯可以隨心地manipulate觀點甚至數據,大的有假新聞 "陳健康事件",小的則日日都在發生。用戶主導的新聞(姑且稱之為
新聞2.0),一樣有以上情況,但是由於每個人都可參與,取樣廣泛了,按道理極端的報導可以減少,能夠提供較多角度給讀者選擇,不似得報章雜誌有取向、甚至有自我審查那麼片面。

教授指出"新、舊媒體必須互為表裏、彼此借力,才能擴展地盤、繼而賺錢",港生也認為整合或是分工是必須的。細心觀察,其實可以見到市民對待新舊媒體的態度是有差別的,雖然有市民以網上報紙取代傳統報紙(例如只看Yahoo News或是Wisenews),但港生相信,這不是大方向。因為新聞1.0和新聞2.0定位根本不同,有點像老婆(1.0較深入、較詳盡)和情婦(2.0夠新、夠快、夠爆炸性),市民應該不會介意坐擁"齊人之福"。

對於"巴士阿叔"和"福佳"事件,港生卻覺得不是"偶發為主的非常態例子",而是云云例子裏面較為注目的事件。至於收費與否,應該誠如aNobii的Greg所言,和市民真實生活有密切關係的產品,是有能力收費的。

無論如何,港生都贊成教授的說法,對待Web 2.0要頭腦冷靜。

再說"梅鐸,你幹嗎了之二:詹宏志這樣說"。

文中以傳媒大亨梅鐸終於鯨吞WSJ為題,討論到網上媒體服務該收費與否。文中引了詹宏志先生的看法:

"• 線下是雜誌,線上是資源
• 線下是交易,線上是社群、服務
• 線上線下渾然一體
• online inside, 2.0 inside"

如Leona所言,詹先生的話真的像佛偈一般,不過只要細心思考,便會發覺他也只是扼要有力地概括了現時的情況,沒有帶出甚麼新的理念或是Business idea。

不 記得是誰說過,一個新世代、新潮流的誕生,大都不是由上一代的精英引發,港生極之贊同。蒸氣機、電燈、電話不是由封建時代的大地主、國王、智者發明;電腦未普及前,誰人會知道誰是Bill Gates和Steve Jobs?Google未竄紅前,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也只是無名小卒......例子其實不勝枚舉 (當然,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知有多少和他們有著相同創意、做著相同工作的人沒沒無聞、含恨而終。)

由此可見,當今名家教授之言,參考為主,新路向還是要靠新生代---縱使他們操控的資源較少,但他們卻沒有思想上的枷鎖,可以天馬行空。

未來,始終是屬於年青一代的。

9.8.07

同曲異工

同一的網站,同一的受訪者,但是無論是相片的風格還是文章的手法,都不一樣,"同曲異工"。

港生說的是兩篇有關網上書櫃aNobii在香港報章上的專題報道。


先說六月二十七日的經濟日報。報道一開始便開宗明義簡介了甚麼是aNobii,非常切合香港人凡事先知道有何用才去理會的心態。接著以"創業:序"、"創業第一章:專注"、"創業第二章:簡化"、"創業第三章:放下"和"結語:三本書"為小題,分寫aNobii創辦人Greg的想法。

"創業:序"引了IT界兩大巨頭Bill GatesSteve Jobs阿里巴巴馬雲都是年輕創業的例子,帶出了創業時只得二十七歲的Greg,連隨點出了創業路雖崎嶇但卻甜美滿足。

"創業第一章:專注"寫出了一個大部分用aNobii服務的人都會問的問題,為何不將平台擴大,像豆瓣般包括電影和音樂?Greg的回應是"專注"。文中又以他辭工專心aNobii的做例,希望營造出他以專注作為生活態度的感覺 (不過這一點港生卻認為有點"過份雕琢"的感覺,要是真的是那麼專注,那開首便不應工作,一開始就該埋首aNobii了,vice versa)。

"創業第二章:簡化"言簡意賅地寫出了aNobii的設計---實而不華、簡約。相信aNobii的用戶絕對會同意簡約就是aNobii的賣點,網站裏基本上沒有半分多餘的功能,縱使它load得比較慢 (港生狂想:aNobii是一個學富五車、生活簡樸的有識之士,不過就是一個慢郎中,比較慢條斯理,你急他不急。)。黎智英Giordano的例子嘛,錦上添花而已。

"創業第三章:放下"點出了aNobii另一個賣點和"奇蹟",就是它的介面語言。這一點金指指於他的專欄亦有提及,在此不贅。值得一提的,反而是兩次提到Editgrid,一方面突顯出aNobii和Editgrid這兩個港產Web 2.0網站的密切聯繫,一方面和這文章同一系列的另一文相呼應。至於"謎樣的另一程式員"雖然很有神化的效果,但港生卻嫌有點誇張,試問若對一個人全不認識,你放心說出自己的idea和交自己的心血給他設計嗎?尤其這是多麼重視idea的互聯網行業。

"結語:三本書"和文末Greg的書櫃的連結,則起了畫龍點睛之效。aNobii是網上書櫃,Greg又那麼愛看書,怎可以不由他推薦一下幾本書呢?訪問網上書櫃創辦人,當然不可不提他的書櫃連結,道理正如訪問Giorgio Armani,必然會看到他身穿Armani牌子的衣服一樣。

最後,說說文中的那幅相,據作者Leona的網誌這雙手雖然小所講(她剛開放了網誌的留言,又承諾有留言必覆,大家可以去留個言,看看她是不是"牙齒當金洗"),照片的靈感來自以下這張Business Week為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拍的相。


港生覺得這個靈感和表達手法真的"一級棒"!


八月二日的南華早報的報道則佔了超過半份版面,還有一幅經典大頭封面相,非常Eye-catching。文章開首以著名畫家黃永玉在一次訪問中阻止攝製隊影他的書櫃,以防別人知道太多他的想法作引子,帶出Greg為何要創立aNobii。

緊接著便介紹aNobii名字的由來---來自書蟲"anobium punctatum",以及它的功能、用戶人數、傳播的手法(主要是靠口碑word of mouth)、用戶的國籍以及網站排名(引用了Alexa的數據)。之後亦像經濟日報般以書(今次是Gonzo Marketing)作引子,詳細解釋網站概念的產生。

接著焦點一轉,改為從用戶的角度入手,訪問他們對aNobii的看法,文中訪問了三個來自不同地區的用戶,分別是來自意大利的Niki(港生瞄了瞄她的書櫃,藏書數量頗為驚人,不知她用了多少時間input呢?)、台灣的Lynn(她的藏書量不是強,是超強!!她還很慷慨大方呢!!大家可以到她的書櫃看看,說不定她會"好書相贈有緣人"~)、香港的孫柏文(沒錯,是上文提到的蘋果日報金手指!)和Moar Chi-hang(他的書櫃也有400+本書!),他們遇上aNobii的緣分各有不同,亦有不同的aNobii experience,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成為了這個網站的一份子,見証著這個網站的成長。文中再次提到了Editgrid,哈哈,真可算是惺惺相惜,不過這次賣廣告的成份卻重了點。

最後,文章以意大利的用戶將會聚會見面作結,點出了aNobii以虛擬連接真實的特色,結尾一句"After all, aNobii is a virtual communtiy, people aren't.",正好作了首尾呼應。整篇報道很有條理,是很classic的作文式的文章,起承轉合,非常公整,難怪少時老師常說想寫好英文,要多看南華早報。

看罷港生對兩文的簡介和意見,看似港生較喜歡SCMP的手法 (港生對經濟日報的報道好像批評較多),但其實剛好相反,港生比較喜歡經濟日報那篇,因為輕鬆點、生動點、人性化點、有創意點的報道,才切合Web 2.0 Starup的味道!

5.8.07

鼠戰中環

今天下午,港生在上環往中環的行人天橋上漫無目的地遊蕩,舉目四看盡是菲藉女郎,突然想起夜深的蘭桂坊。蘭桂坊每夜都充斥著衣著性感、體態撩人的女郎,而假日的中環則滿是席地而坐、載歌載舞的菲藉女子,她們彷彿在和應著,有著一種微妙的對比。

當蘭桂芳的酒吧或的士高以Ladies' Night作招徠,吸引到無數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捕獵者,令蘭桂坊成為不斷生財的不夜天時,不知道老蘭之父盛智文又可否將滿是菲藉女郎的中環街頭變成無數的商機呢?

假如港生是一個如渣老闆般風流倜儻的菲藉型男,假日的中環街頭就將會成了人間樂土,燕瘦環肥悉隨尊便,只要大著膽走過去問一句:May I have your number?或許一夕春宵甚至是一段美滿良緣便垂手可得。

狂想完畢,回到正題。


港生在往IFC的通道上,看見了幾張有趣的宣傳海報,題目是"鼠戰中環",贊助商包括了無記明珠台和置地公司,起初港生看著它上面寫著的Fast Track、Corporate Ladder等字眼, 還以為無記又像之前的"最弱一環"或是現在的"殘酷一叮"般,照抄外國的電視節目,將外國的The Appretince (飛黃騰達)搬到香港,直到回家上網看看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

原來,今年已是第二屆的"鼠戰中環"是一個慈善接力跑比賽,一方面借活動突顯香港和中環是亞洲區領先的商業地區,一方面替慈善組織「思健」籌款,去年便籌得超過二百多萬港元。



活動有八個賽段,分為三項賽事,分別是「鼠戰」、「鼠王爭霸戰」和「鐵鼠爭霸戰」。

鼠戰」以隊制接力賽跑形式進行,八個賽段各設有障礙及競賽項目,參賽者要穿著行政人員服裝,拿著公事包作接力捧進行比賽。

鼠王爭霸戰」的參賽者則要跑過賽段一,走出賽段二的迷宮,然後跑回太子大廈旁的遮打道,再跑至終點。

而「鐵鼠爭霸戰」的參賽者就以個人賽形式完成所有賽段,挑戰每一賽段所設的障礙及競賽項目。

再看看去年的相片,發覺煞是有趣。



今年的活動將於十月二十八日舉行,現在開始鍛練鍛練,應該還來得及。或許CK老闆渣老闆都可以和員工一起報名參加玩玩看。

1.8.07

價值投資



看題目,看倌可能會聯想到股神畢菲特(Warren Buffet)的老師格拉咸(Benjamin Graham)提倡的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以為港生會大談財經、股經,但珠玉在前(不要說那些幾百頁厚的名著和坊間泛濫、良莠不齊的投資書籍,單是看看本扑側欄的"孔方以外"已獲益良多),又何須港生班門弄斧?

港生想說的,其實是看了米生回應後的一些感想。

米生提到把時間投資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上面去,獲得的回報永遠是最大的,這一點港生舉腳贊成!

有人可能會說,我喜歡寫作,但做作家十居其九都只得一個"作"字,努力"作"十年八載也成不到"家"---家庭的"家",更遑論成為如金庸般留名的文學大家或陶傑般的名作家。

也有人可能會說,我喜歡音樂,但做音樂人只可像港產電影"愈快樂愈墮落"的劇名般---"做音樂盞墮落",君不見那多如恆河沙數的半紅不黑的暗星和黑星嗎?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現實的殘酷,"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回報永遠是最大的"真是不知所云......

其實,港生認為米生所講的回報不單是指金錢或物質上的報酬,而是近似經濟學上的"效用"(Utility)或是"價值" (Use Value)。

港生正式只在中學讀過經濟(其實在大學期間也讀過現在是遵X名師的Joe Chan教的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I,但沒有怎麼上課),對經濟的認識不是皮毛而是皮毛上跳蚤的背上微塵。不過港生約略知道,經濟學認為物質的回報目的旨在增加一個人的Utility (Maximization of Utility),多喝一杯奶、看歲月風雲、打NDS和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增加Utility (甚麼MUV, TUV, AUV,全部都還了給小瑛---港生的中學老師,真對不起......)。所以,當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必然令use value大增、提升生產力,當中的得到的"價值"用金錢也未必能買得到,就算賺的錢不是最多,但快樂、滿足肯定最多。

一句到尾,快樂,是無價的。

說完抽象的價值,回到充滿銅臭的現實。米生提到或許"現在EditgridaNobii主要的programmer薪水早已超越了投資銀行的3-4萬",事實如何港生當然不知道,假若真的如此,便當真要恭喜他們眼光獨到、投資準確、苦盡甘來。

港生覺得,大學生畢業能夠有三、四萬月薪當然可喜可賀,但工作是一場長途賽,開始時有高收入不代表最後你的收入最多,就像EditgridaNobii的Programmer和Founder,港生相信他們開始的薪金一定少於三、四萬甚至低於市價(Editgrid的David只拿$6000便是一例),但現在有人膽敢說他們的收入、前途比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人差嗎?

所以,若然認為一間公司有前景,便不應嫌棄它出手低。想Google初成立時,出手也不會/不能太闊綽,但現在個個都以於Google工作為榮、覺得在Google工作是Dream Job,只是現在競爭激烈,爭崩頭也沒有半個面試機會,徒嘆奈何、大嘆走寶。

市場上的優質股,你不和它"識於微時",在它低價時買入,到它飛上枝頭,你便連它尾巴上的羽毛都捉不住了。

你可以做到卞和,找到你的和氏璧嗎?那就要看你的眼光、膽色和肯不肯吃苦了,幸好,年輕人還有一種別人沒有的瑰寶---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