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池格言

- Quantum Potes Tantum Aude
- As much as you are able that you should dare to do
- 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論語.雍也)

4.1.08

新香港人

Leona找了幾位朋友開了個專欄 (也是Blog啦)叫新香港人如Leona所言,希望"在第二代的地方,戳開一個窗口,把第四代的聲音引進去",煞是有趣。第一篇是生於1989年的Kris寫的<年輕人機會多 「唔知自己想點」>,港生看了有些感想,留了言。

為了記得自己說過甚麼、想過甚麼,所以將留言轉貼如下。

----------------------------

「選擇的機會多得叫人麻木,但可供選擇的卻一直不足。」

這兩句話,寫得很好,我亦有同感,但嘗試抽離一點,我會發覺那份同感可能只是源於大家年齡相差不多的共鳴,未必是對於現實情況的共同體會,更未必是客觀的事實。

每一個世代的人都總會覺得自己與別不同,原因在於自己置身其中,不願也不會承認原來自己只是和上一代相差無幾。新的一代總會期望"一代新人勝舊人"和"長江後浪推前浪",因為唯有這樣,"新人"才能夠証明自己的存在價值,逃出父輩的陰影,而這種心態在重視光宗耀祖的中國人社會猶甚。

或許,新人缺乏的就是明白上一代人其實經歷過自己身處的階段的反思。

"舊人"呢?他們總是會覺得"一蟹不如一蟹",而他們常掛在口邊的一句就是"想當年"或是"舊時"(所以"舊屎一早已經沖左落海"才會引起這麼多人的會心微笑)。

或許,舊人欠缺的就是明白年青一輩的處境的同理心,以及了解新人有其新難題的一份代入感。

端視過去,以上的情況代代如是,不是香港或是第一二三四代獨有的問題。因為太陽底下,可能真的無甚新事。就如你文中所說的三個出路:

1. 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人;
2. 做一個雙失青年;
3. 做一個在建制中點火頭的人。

其實,有哪一個世代不是這三種出路?變了的可能只是出路中的一些辭彙,今天叫雙失青年的,以往叫落第秀才;今天叫建制中點火,以往叫做革命維新;又如文中副題"無奈讀商科 搵錢勝從政",它的本質不是和以往的"學而優則仕"一樣嗎?換了的是今天從商為高,以往做官為貴。

價值變了,選擇依舊。

丘世文在<<一人觀眾>>裏所言,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難題,唯一的分別是知識會不斷累積。知識更多既是一種幫助,也是一種負擔,因為新一代需要知道比上一代更多的知識才(至少)不會退步。舊人要明白和體諒這不爭的事實,而新人就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或是生活方式,利用科技的進步幫助自己:以前查字典要識部首,現在上網按兩下滑鼠、幾下鍵盤就成便是一例。

一句到尾,生於今天的香港依舊是幸福的,起碼你我都不愁三餐衣食,也不用經歷戰亂流離失所。即使真的選擇太多,那依舊是一種幸福的不幸,因為有選擇始終比無得揀強得多(當然,我不是說要滿足於香港政治那種所謂的循序漸進)。

或許,我們這些新人該做的是釐清自己的思想,多點親身體驗這個社會,置身其中然後再多作反思和改進:

一來,沒有體驗就批評,沒有說服力;
二來,在場外抱怨和指手劃腳總是容易的。

共勉。

4 金石良言:

leonablogspot 說...

港生,這個留言好
很高興你能縱橫兩個世代去看這個問題

下周我們登卡夫卡的文章,他也會嘗試理解我們父母輩--即第二代--的心態
希望你也喜歡這一篇

順祝生日快樂!

xiao zhu 說...

很高興你能客觀分析出所謂N代的現象,希望能見到有多些這樣中肯的觀點意見分享。對於標籤第幾代的說法,有點兒反感,或者應該說,那些標籤都被濫用了。

VC 說...

Bravo!

allow me to link this post.

Brian 說...

好文。